top of page

謝謝您的閱讀!轉載本網站的內容,煩請註明出處及作者,並歡迎告知任何錯誤或建議。

Thank you for reading! If you share content from this website, please attribute it to the source and author. We welcom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s. 

#StayHome 與自己、親友、孩子們的音樂對話

Updated: Aug 28, 2022


台灣的疫情先前因為政策超前部署,生活並沒有重大改變,然而正當全世界慢慢習慣疫情已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病毒無情地無聲無息的在台灣蔓延開來,台灣的人民也才正剛開始體驗疫情下不同的生活模式,停課(班)的開始,也讓許多人改變了重心或失去重心,加上媒體有時用字遣詞較為嚴重,讓人心惶惶。


敲敲在這裡分享幾個可以在家裡執行的音樂相關活動,也提升我們的心理健康:



與自己

長時間待在一個空間裡容易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憂鬱焦躁。現代人因為繁忙的生活,時常會忘記其實「一個人的時間/ME TIME」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妨利用因為疫情而空下來的時間,拋開繁重的生活壓力,靜下心來多認識自己,回想一下過去的生活,是不是有什麼需要改變,也鼓勵自己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的路吧!


列音樂playlists:每一個人都有各自喜歡的音樂,可以創幾個不同主題的playlists,例如:心情(平靜/吵鬧/氣憤/憂傷/喜悅/憂鬱/焦躁等)、情景(家事/讀書/家人/朋友/旅行/吃飯/睡覺/親子/離別等)等等,每一個類別至少五首歌,根據自己當下的心情、需求、情境選擇合適的playlist。

選擇沒有歌詞的音樂,不讓個歌詞干擾ME TIME。

喜歡有歌詞的歌曲也沒問題,也可藉由歌手唱出自己心聲。


記得主角是自己。

Step. 1 根據自己的心情、場景播放音樂
Step. 2 單純的聽音樂、隨著音樂擺動
Step. 3 將腦中跟音樂連結的情景寫/畫下來,隨意的圖畫都沒關係,畢竟只是畫給自己看嘛 👌

時常我們在回想曾經發生的事件時,會突然發現自己有些言語情緒反應都是出乎意料之外,又或者才發現原來事件對自己影響是蠻深的,也因此重新調整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也是很重要的喔!若沒有這些感受,就當作是一個讓自己放鬆的時光也是不錯的!



與親友

台灣的社會不擅於表達關愛,經常以責備、碎念的方式表達關心,為了避免這些讓人覺得「煩」的溝通模式,加上長時間大家各自繁忙,對話時間也逐漸變短,因此慢慢的有形無形之間好像越來越不了解對方,不妨趁這個機會好好瞭解一下身邊的親友,也珍惜因為疫情回到身旁的每一位親友吧!


每個人選一首歌,可以是有主題式的選歌(最浪漫的一首歌、難過時會聽得一首歌、開車時最常聽的歌..),也可以是隨意選歌。


Step. 1 播放歌曲。聆聽當中可以寫下來或是畫出來。

Step. 2 分享歌曲歌手的背景、為什麼是這首歌、第一次接觸這首歌的感受、怎麼知道這首歌曲、歌詞的內容哪裡特別喜歡有感觸、什麼時候會想聽這首歌

Step. 3 其他人回饋。千萬要記得,在這個環節不要給予任何人意見或是批評喔!是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表達同理並不是辯論,可給予回饋的內容例如:你剛剛說到...我也覺得...、裡面有段歌詞我也特別有感觸...、我開心的時也會聽這首歌因為...、聽到這首歌我想到另一首...、我也有跟你類似的經歷...、謝謝你分享這首歌、我也很喜歡這首歌、這個歌手的...我也很喜歡等等。


與孩子

家中若有小小孩,可以培養親子關係,以及增加孩子們探索不同趣味的機會。


聲音探索:利用家中的紙盒、寶特瓶、鍋碗瓢盆、家具、地板、木板、牆壁等,在安全範圍內敲打出聲音,探索不同的聲音與物品,年紀較小的小孩可以讓他們摸摸這些物品增加觸覺經驗並手把手帶領他們拍打出聲音增加聽覺經驗,或是兩種不同物品碰撞時的聲音(紙盒敲鍋子、紙盒敲寶特瓶等),在敲打的同時還可以訓練他們的手眼協調以及上肢肌肉運用喔!


樂器製作:利用家中有的任何物品,在安全的範圍內家長協助製作樂器,例如:紙盒內裝米粒、每個玻璃杯內水位高低不同、等任何可發出聲響的物品等等。製作完後,隨著播放的音樂玩奏樂器,或是輪流玩奏。增加孩子的玩樂經驗並在與家人製作樂器的過程當中學習團體合作、等待輪流


專注力訓練:年紀大一點的小孩,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物品或是樂器,家長根據孩子的能力隨機選擇2-5樣簡單敲打,孩子們按照家長敲打的樂器順序打出來,也可以與孩子角色互換,除了訓練專注力也可以增加孩子的遊戲能力


音樂故事:家長可以選擇幾首不同的歌,與孩子一同討論並畫下來,音樂裡聽到什麼東西,一首歌一幅畫,結束與孩子一起將幾幅畫串連在一起變成一個故事,聽音樂除了增加聽覺經驗,也可以在編故事的同時增加孩子的聯想力以及邏輯能力


肢體活動:年紀稍小的孩子可以用head and shoulder這首歌學習身體部位並認識自己的身體。年紀稍大的孩子,家長可以隨意選簡短輕快的歌曲或是網路已經編好適合孩子活動的音樂,與孩子一同討論這裡的音樂覺得適合什麼樣的動作,例如:跑、跳、措手、拍手、點頭、跺腳、拍頭、扭屁股、學動物等。

家長也可以適時給予協助:「你有聽到什麼聲音?鋼琴?長笛?」「媽媽/爸爸覺得這裏...這樣也不錯,你覺得如何?」「你覺得這個音樂聽起來像什麼?」「你覺得這個音樂聽起來是傷心還是生氣呢?」「(動物)跑步的時候怎麼跑呢?」「媽媽/爸爸覺得這裡聽起來好很開心,你覺得呢?」等等。也可以延伸談話內容,「媽媽吃飯的時候很開心,你什麼時候會很開心?」等等內容。

也記得孩子回應時給予鼓勵喔!在創作動作和對話同時,除了增加肢體經驗也可以增加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機會以及創造力。



疫情來得快去的慢,你在家裡都做什麼呢?

不論在做什麼事,靜下來留給自己一些時間,除了給別人鼓勵,也要拍拍自己肩膀告訴自己「加油辛苦了!」。



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文章,幫我們多多分享吧!


文/z


Comments


bottom of page